咨詢電話: 1317-2164-214
求職“陷阱”:入職當法人,離職成“老賴”,320萬債務誰來扛?
發(fā)布于 2025-02-14 14:42:04 作者: 錢世
注冊公司是創(chuàng)業(yè)者成為合法企業(yè)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通過完成這個過程,你可以獲得法律保護,讓你的企業(yè)更加正式和專業(yè)。主頁帶大家認識深圳變更法人風險,希望看完本文,你會對這方面的認識能更上一層樓。
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環(huán)境中,求職者往往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。然而,一些不良企業(yè)卻利用這一點,設置各種陷阱,讓勞動者陷入困境。尚先生的遭遇就是一個典型案例,為廣大求職者敲響了警鐘。
事件背景
2020年,尚先生在求職過程中,被武漢坤達益通公司要求擔任關聯(lián)公司深圳源誠的法人代表(持股80%)才能轉正。
在失業(yè)壓力的逼迫下,尚先生無奈同意了公司所謂“所有員工都掛名”的說法。
當時的他或許并未意識到,這一決定會在日后給他帶來巨大的麻煩。
離職后續(xù)
2022年尚先生離職后,試圖解除法人身份卻未能如愿。
直到2023年通過舉報才完成變更。但噩夢并未就此結束,2025年春節(jié)前夕,由于深圳源誠與鄭州肯德基的320萬合同糾紛(未履約),尚先生被追加為被執(zhí)行人,財產被凍結,瞬間面臨著巨額債務。
陷入債務風波
尚先生的經濟狀況本就不寬裕,年收入僅7 - 8萬元,家庭還負債購房,妻子剛生育,如今這突如其來的債務讓他陷入了心理崩潰的邊緣。
他的遭遇并非個例,多名前同事(包括寶媽)也因類似操作背負了百萬債務。
從法律爭議焦點來看,責任認定是關鍵
法院審理重點在于尚先生是否需為深圳源誠債務擔責,而他需要證明自己為“顯名股東”(未實際出資、參與經營)。
律師指出,若無法證明,可能需在認繳出資范圍內承擔補充責任。
同時,武漢坤達益通與深圳源誠若無法律關聯(lián),尚先生作為成年人自愿擔任法人,追責原公司難度較大。
面對這樣的情況,法人代表、股東等身份伴隨著不可忽視的法律責任,求職者切勿因短期利益(如高薪)盲目掛名,因為法律風險遠遠高于表面收益,必須警惕企業(yè)利用求職者“掛名”轉嫁債務。
一旦遭遇此類糾紛,應積極應訴,收集如入職脅迫證明、未參與經營記錄等證據,同時日常要學法守法,防范法律陷阱。
這一事件也引起了網友的關注,它反映出部分企業(yè)利用求職者的弱勢地位,通過“掛名法人”等手段轉嫁法律風險。
這不僅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,也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。
因此,亟需勞動監(jiān)管部門加強監(jiān)管,加大對這類不良企業(yè)的懲處力度,同時加強法律普及,提高勞動者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。
結語
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警惕,切勿為了入職而輕易妥協(xié),接受不合理的要求。
要充分認識到“法人代表”等法律身份背后隱含的重大責任。
如果不幸遇到類似糾紛,應盡早留存證據,積極尋求法律救濟,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同時,社會各界也應共同努力,為勞動者創(chuàng)造一個公平、公正、安全的就業(yè)環(huán)境,讓每一位勞動者都能在合法合規(guī)的前提下,實現(xiàn)自己的職業(yè)理想和人生價值。
注冊公司是向客戶和合作伙伴展示您企業(yè)可靠性和穩(wěn)定性的重要途徑。通過上文關于深圳變更法人風險的相關信息,主頁相信你已經得到許多的啟發(fā),也明白類似這種問題的應當如何解決了,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關信息,請點擊主頁的其他頁面。